青聽 | 善待教師,給予理解,就是最好的教師節
九月金秋,丹桂飄香、柔風送爽,辛勤的園丁又沐浴在職業帶來的光。
9月10日“教師節"是如此的響亮,神州大地禮儀之邦,穿越時空激情回蕩。從東海之濱到雪域西藏,從南國寶島到塞外邊疆,從三尺講臺到知識殿堂,無不沉浸在歡樂的海洋。“老師,您辛苦了!”一聲聲真誠的問候濃縮了所有的期望
“老師,節日快樂!"一句句深情的祝福蘊涵了無數的吉祥!時代的強音不斷撞擊著傳道授業者的心房,尊師重教已成時尚,科教興國綻放清香,教師就像耕耘的老農挑起了籮筐,沉甸甸的收獲雖然壓彎了脊梁,卻把幸福寫在臉上,這就是中國教師的寫照,中國教師的度量!
有人說,教師是燭光,燃燒自己釋放光芒;有人說,教師是翅膀 能讓學子在太空翱翔;有人說,教師是奠基,構筑的人才大廈高萬丈。
我說老師是傳授我們知識,讓我們茁壯成長的慈母。
張桂梅這位老師,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了!就借這個機會我們再來了解這個來自麗江華坪的女高校長張桂梅,入選2020年度《感動中國》人物。頒獎詞是這樣贊譽張桂梅的:爛漫的山花中,我們發現你。自然擊你以風雪,你報之以歌唱。命運置你于危崖,你饋人間以芬芳。不懼碾作塵,無意苦爭春,以怒放的生命,向世界表達倔強。你是崖畔的桂,雪中的梅。
回溫一下張校長的感人事跡:張桂梅她胸懷夢想、矢志不渝,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,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,建校12年來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。她身患絕癥,卻拖著病體堅守三尺講臺,把對黨的深厚感情轉化為立德樹人的實際行動,形成了“黨建統領教學,革命傳統立校,紅色文化育人”的特色教學模式,潛移默化中讓革命精神、愛國情操、紅色基因融入孩子們的血液,代代相傳。
一路來張桂梅不在乎別人的看法,也始終沒有放棄夢想,毅然投身深度貧困山區,教育扶貧的主戰場,最終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為了現實。她和貧困較勁:“挽救一個女孩拯救三代人”她忠其一生對教育事業的信仰,她幫助一個個孩子,改變人生的軌跡,進而幫助一個個家庭,改變困難的處境,這是何其崇高的事業,如今,華坪女高畢業生遍布全國,她們把艱苦樸素、發奮圖強,堅忍不拔、感恩回報的精神,帶出了大山,又帶回到山里,而張桂梅,繼續帶領華坪女高。守護著每一位學生的未來。